<code id='1C87A7E05C'></code><style id='1C87A7E05C'></style>
    • <acronym id='1C87A7E05C'></acronym>
      <center id='1C87A7E05C'><center id='1C87A7E05C'><tfoot id='1C87A7E05C'></tfoot></center><abbr id='1C87A7E05C'><dir id='1C87A7E05C'><tfoot id='1C87A7E05C'></tfoot><noframes id='1C87A7E05C'>

    • <optgroup id='1C87A7E05C'><strike id='1C87A7E05C'><sup id='1C87A7E05C'></sup></strike><code id='1C87A7E05C'></code></optgroup>
        1. <b id='1C87A7E05C'><label id='1C87A7E05C'><select id='1C87A7E05C'><dt id='1C87A7E05C'><span id='1C87A7E05C'></span></dt></select></label></b><u id='1C87A7E05C'></u>
          <i id='1C87A7E05C'><strike id='1C87A7E05C'><tt id='1C87A7E05C'><pre id='1C87A7E05C'></pre></tt></strike></i>

          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标的变化规律塘水主养质指支和氮二鱼鱼菜共罗非磷收生池!

          标的变化规律塘水主养质指支和氮二鱼鱼菜共罗非磷收生池

          时间:2025-05-10 13:28:00 来源:文澜云舍 作者:综合 阅读:446次

          1.6 生长性能和氮磷收支的主养质指支测定

          于9月19日池塘排水,次日对养殖鱼类进行拉网捕捞与分拣,罗非磷收记录池塘渔获物各品种的鱼鱼尾数和总重,计算池塘各品种的菜共成活率(Survival rate, SR)、生池吃食性鱼类饲料系数、塘水总饲料系数。标的变化鱼体和饲料的规律粗蛋白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GB/T 5009.5—2003)测定,磷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GB/T 12393—1990)测定,和氮按照物料衡算进行池塘氮磷收支的主养质指支估算和养殖池塘氮磷产排污系数测算。

          成活率(%)=Af/Ai×100 (1)

          吃食性鱼类饲料系数=Fw /(Wa-Wb) (2)

          总饲料系数 FCR=Fw/(Wt-W0) (3)

          氮的罗非磷收利用率(%)=(Nt-N0)/Nf×100 (4)

          磷的利用率(%)=(Pt-P0)/Pf×100 (5)

          排污系数=S×H×(P2-P1)/(Wt-W0) (6)

          式中,Af为渔获物中各品种终末尾数;Ai为放养各品种初始尾数;Fw为投喂饲料重量(kg);Wa为渔获物中罗非鱼、鱼鱼异育银鲫总重(kg);Wb为放养罗非鱼、菜共异育银鲫总重(kg);Wt为渔获物总重(kg);W0为放养鱼总重(kg);Nt为收获物的生池氮总量(kg);N0为投入品的氮总量(kg);Nf为投喂饲料的氮总量(kg);Pt为收获物的磷总量(kg);P0为投入品的磷总量(kg);Pf为投喂饲料的磷总量(kg)。S为池塘养殖面积(m2);H为养殖水深(m);P1、塘水P2分别为池塘进、排水水中监测物的质量浓度(mg/L)。

          1.7 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当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时,用Duncan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

          池塘水体水质指标变化见图1。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对照池塘水体pH值呈显著上升趋势,于8月10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8.75~8.78);而试验池塘pH值前期略有上升后逐渐下降,于8月10日低于初始水平,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8.07~8.16);从7月21日起试验池塘pH值显著低于对照池塘(P<0.05)。两处理组水体总磷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对照池塘于8月30日达最大值(0.97 mg/L)后缓慢下降,试验组池塘前期略有上升后逐渐下降,于7月21日起低于初始水平(0.39 mg/L)。两处理组水体总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对照组0.57~3.42 mg/L,试验组0.54~2.70 mg/L),但从7月21日起,试验池塘上升趋势趋缓,显著低于对照池塘(P<0.05)。两处理组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于8月10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氨氮0.07~0.62 mg/L,试验组氨氮0.06~0.56 mg/L;对照组亚硝酸盐氮0.01~0.13 mg/L,试验组亚硝酸盐氮0.01~0.10 mg/L),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池塘水体硝酸盐氮含量呈显著性上升(P<0.05),于8月10日后维持在较高水平(0.34~0.37 mg/L);试验组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于6月30日升至最高水平(0.20 mg/L)后下降,自7月21日开始与6月9日在同一水平。

          2.2 池塘氮磷收支

          池塘磷收支估算见表2。在对照池塘中,吃食性、滤食性鱼类对投入饲料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6.9%、24.8%和9.5%、6.4%,试验池塘中分别为37.8%、25.0%和9.9%、6.7%;试验池塘中水蕹菜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占饲料总投入13.5%、6.4%。

          两处理组在整个养殖期间均不换水,仅于收获时排出池水,根据排水量和进、排水中污染物浓度的差值,计算单位养殖产量下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排污系数(表3),试验池塘分别较对照池塘下降17.6%、65.6%、25.0%、10.4%、62.4%。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渔业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硝酸盐总磷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买股票送海鲜 A股龙头公司发福利
          • 广西崇左宁明:携手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 2024年从化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班现火热招生中
          • 陕西召开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
          • 刚刚!杭州灵隐景区通告:将对部分区域封闭
          • 湖南桂阳:强化专项检查 守护中秋味道
          • 火热征集中!“茂名龙眼”区域公用品牌LOGO形象你来定!
          • “天价”月饼与过度包装治理显成效
          推荐内容
          • 完美世界高空坠落无伤攻略十二个实用防摔技巧助你安全着陆无忧
          • 北京丰台:计量检查保民生
          • 检查文具市场 保障秋季开学
          • 养猪人来到抉择时刻!是倒在黎明前夜,还是及时止损?
          • 市领导带队调研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
          • 《福州市中小学食堂及校外供餐管理办法(试行)》发布